English

政企分家 开放市场

1999-06-25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今天,世人以惊奇的眼光看待小小的以色列国。50年来,它在资源贫瘠的土地上,建起中东科技水准最高的现代工业国,人均产值达1.7万美元,位居世界12强。以色列经济腾飞,是公有制经济的辉煌。

以色列的初期移民大多来自俄国与东欧,在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,建国目标是没有剥削、人人平等的劳工共和国。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恶的政治环境下,必须依靠集体力量,发展公有制经济。公有制的基布兹和集体化的莫沙夫占农业产值70%以上。以色列先有政府后建国,先有工会后有工业,工人总工会、基布兹和国营企业等公有制经济,占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。

在政府大力扶植下,工总建立大批企业和银行,控制90%的工人。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干预,政府建立了100多家大中型企业,投资大、风险大的重工业、军工等全部是政府企业。初期经济围绕基础建设和安置移民,实行配给制。那时,虽然外援不多,战争环境艰苦,但当时工党政府的新经济政策,使经济以2位数高速增长。

1973年大战后,尽管外援多了,但庞大军费、政体弊病和全球经济萧条使经济几近停滞,陷入全面政治经济危机。利库德1977年上台后,开始进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。美国也专门成立机构研究如何挽救以色列经济。经济改革卓有成效,9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,和韩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2个国家。

以电讯改革为例,政府采取政企分家、开放国有资本鼓励竞争,颁布《国家电讯法》,开放电讯市场,规定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。国家电讯公司大量出售股份,新成立了2家长途电话公司和2家移动电话公司。

外资为公司注入新技术、设备和管理,大大提高了竞争力。现在,长途电话价格大幅下降60-80%,最低价1美元6分钟。移动电话3年猛增15倍,达200万户,普及率居全球之首。电讯市场还极大地刺激了电子工业的发展。

政府1985年制订了国家经济稳定计划,改革金融体制。过去,政府向银行大量借贷弥补赤字,银行调控经济作用不明显,机构臃肿,效益低下。银行开放国有资本改革,从追求规模转向注重效益。现有45家银行、1072所分行,总资本达1300亿美元,银行电脑化服务网支撑着社会和各行各业。同时,政府加强宏观金融监管,银行法规进一步完善,严格依法监管银行、企业、证券等经济活动,及时防范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利益的内外危机。金融市场活而有序,在去年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,保持稳定。

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,改革阻力越来越大。首先,建国和建设功臣工总成为改革对象。工总拥有大批企业和银行,既是雇主又是工会,是经济实体和政治组织。其会员占工人的90%以上,产值占农业的9成,工业的3成,还从事福利、教育文化等,管着会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,其实力和影响之大如同第二政府。其臃肿低效的体制弊病越来越明显。以色列2万多家工业公司,私营企业产值占一半。3000多家高科技公司,仅次于美国,绝大部分是私营。但这些私营企业规模都较小,无法不听从工总。

其次,以色列人已习惯于传统的公有制和平等观念,股份制改革不免和既得利益相抵触。以色列职工是世界罢工意识最强的,工总经常为企业裁员、工资、福利等和政府谈判。最近一次40万工人大罢工持续1周,每天罢工损失500万美元。工总既组织罢工,同时也为罢工所困。工总配合政府进行福利改革,建立各类再就业培训中心。它面临窘境,政府批评它支持国家改革不力,工人抱怨它背离职工利益。目前失业率已近10%,达23万人,通胀5%,职工实际收入下降。大罢工中,内塔尼亚胡宣布放弃400美元提薪,呼吁大家支持经济改革。反对党工党为了竞选,许诺增加福利,放慢国企改革。

另外,改革步伐还受政体、宗教等内政问题和中东和谈的制约。政府采取紧缩开支、抑制通胀、扩大股份制改造、保证安全的经济政策。

去年预算提出200多项改革措施,削减开支6亿美元,内阁和议会争吵几近倒阁。去年对右翼和谈让步才使预算勉强通过。预算希望通过减薪等手段增加就业,工总以大罢工威胁。

国企改造尽管困难重重,但这是再创经济奇迹的方向。独特国情使国企改造在政府、工总、职工三者利益冲突协调中继续谨慎迈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